大道养生

搜索
查看: 1217|回复: 0

探讨《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的含义

[复制链接]

510

主题

515

帖子

27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66
发表于 2022-12-9 10:5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医生从九个方面来阐述周一“天医”部分第三十五期(总第215期)腾讯会议的主题: 探讨《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的深刻含义及其先天生命科学意义。九个方面可以理解为一个方面,就是怎样去训练童心、智心、德心,达到积全德。每一个方面只是侧重点不同。
第一方面: 循经授业,经典授业,达到心授,外有名师,内有九识。征:就是惩罚。真正的九识是悟到的理而已。雷公就好像是孙悟空。皇帝教育雷公,雷公坐在旁座上,真正的大道让九识坐在正位上。
第二方面: 皆言十全十美,但做到必须吃苦,达到尽善至美,气理炉。我们遇到外界不顺利的时候就要冬藏。抛弃一切,也不要抛弃生命。求内要有童心。
第三方面: 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十二正经正常的流动就没有病了。儒家重视外界没有求内就不长寿,释家求内不长寿。只有三心具备,德心、智心、童心才能长寿。
第四方面: 所以不十全,若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用体分裂),故时疑殆,诊不明阴阳道从之理(吃苦)此治之一失也。诊病不知阴阳逆从的道理,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一个原因。为什么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与人事物为善,求内(出家),求外(天人合一),只有三心俱备,才德全。病是阴,药是阳。平时爱享受的要吃苦,光喜欢阳也得病,光喜欢阴也得病,要损掉我们原来的偏执。
第五方面: 受师不卒(精华.粹),不卒(杂.不纯),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矾石,后遗身咎,治之二失也。随师学习没有卒业,学术未精,乱用杂术,以错误为真理,变易其说,而自以为功,给自己留下过错,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二个原因。第六识学的太杂了。
第六方面: 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地位),行之寒温,不失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治之三失也。治病不能适宜于病人的贫、富、贵、贱生活特点,居住环境的好坏,形体的寒温,不能适合饮食之所宜,不区别个性的勇怯,不知道用比类异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这种做法,只能扰乱自己的思想,不足以自明,这是失败的第三个原因。真正的天意就是大道生活化。用九识看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收敛闭藏,美其食(不在乎好吃的、歹吃的)。凡是用六识给看病的,没有从因上看病,而是从果上看病,是粗工。
第七方面: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其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明,为粗所穷,治之四失也。精神的刺激。饮食不节,起居是否适度,凡是伤于疫情的,都没有内求,光求治,没有七分养,是粗工不知道的。大道生活化,不知道养,这是治病失败的第四个原因。
第八方面: 是以世人之语者,持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论,诊无人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一些医生诊治疾病,不知人事,更不知疾病的起因。所以治病如果不能遵循医理,必为人们不信任。要把后天的术变成先天的术,要做先天服务。
第九方面: 作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全德,三心),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呜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把脉手六经,足六经十二经,百病都是气虚、气滞。寻理(三心)德心、智心、同心。在宇宙之间,谁能知道道呢,不知道道的高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