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养生

搜索
查看: 1013|回复: 0

清·朱云阳·周易参同契阐幽·上篇·天符进退章第四

[复制链接]

794

主题

875

帖子

383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36
发表于 2023-12-18 05:0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同契阐幽》

朱云阳著

上篇


天符进退章第四



于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
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初。
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
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
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
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
消息应时律,升降据斗枢。
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
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
十五干体就,盛满甲东方。
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
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
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
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
艮直于西南,下弦二十三。
坤乙三十日,阳路丧其朋。
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
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藏。
八卦布列曜(yào),运移不失中。
元精妙难睹,推度效符征。
居则观其象,准拟(ni)其形容。
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
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
上观河图文,下察地形流,
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
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
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

此章言天符进退,乃金丹火候之所取则也。


于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

此节特为火候发端也。上章言晦朔之间,一阳受符,特标药产时节,而金丹之火候消息未举其全。到此乃尽泄之。天道之大者,莫如五行。人道之大者,莫如五经。可以互相发明而各有其原始焉。易为五经之元首,乾坤两卦为易之元首。乾坤两卦又从太极中剖出,即此太极本体合之即鸿蒙一炁,分之即乾坤两卦。乾坤合德,体函万化,用彻太虚。于是仲尼赞之曰:大哉干元,至哉坤元。岂非阴阳之始乎。仲尼删书断自二典,首着稽古之文。稽古当元皇,书之始也。删诗肇自二南,首列关雎之章。关雎建始初,诗之始也。礼贵成人,冠婚为生育之始,故曰:炁相纽。春秋纪年,元年为岁序之始,故曰:乃芽滋。此仙翁借世典以喻道法也。鸿蒙即虚无一炁,干为鼎中藏性根,坤为炉中藏命蒂,其间日月往来洞虚之象。元皇喻元始祖炁,关雎喻两物相感,相纽喻二炁交并,元年芽滋则一阳初动而真种生矣。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时律,升降据斗枢。


此节正指一阳来复为为作丹之基也。圣人即作易之圣人。不虚生即论不虚生之意。天符者,日月交会,乃天道自然之符。即上章所云据爻摘符是也。在丹道为一进一退之节候。盖自朔而望为进阳火,阳伸阴屈,应从子到巳六时。自望而晦为退阴符,阴伸阳屈,应从午到亥六时。丹道之动静,一屈一伸,亦各有其时。圣人默观元化,知时不可失。每委志虚无以应之。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是也,天道以日月交会,故有进退屈伸。丹道亦取日月交会,其进退屈伸莫非易也。而日月为易,实统之于天心。天心是造化中间主宰即太极也。先天之太极造天地于无形,后天之太极运天地于有形。在天正当南北二极之中,在人则当坎离二用之中。一坎一离,合而为易。统于天地正中之心。故曰:“易统天心”。天心无所不统,而见之必于复卦。何也?盖天心之体,本来无动无静。天心之用,却正当一动一静。亥子中间方其静翕之余,日月合璧,玄机停轮。此心浑然在中,毫无端倪可见。至于虚极静笃,万化归根,忽然无中生有,静极生动。从穷阴中迸出一点真阳,逼露干元面目。而丹基从此建立矣。所以孔子赞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邵子诗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即所谓:复卦建始萌也。复卦,内震外坤,震之一阳得干初体,虽受真种于干父,实赖滋育于坤母。如婴儿始媾成胎,具体而微,尚未出母腹中。故曰:“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一阳既复,自消而息,于六律初应黄锺。一阳初动,自降而升时,斗柄正建元枵【(xiā)】。丹士得之,吹吾身之律吕,水火自然调和。斡吾身之斗杓,金木自然归併。岂非:“消息应时律,升降据斗枢”乎。此即上章震来受符之时也。


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干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西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阳路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此节推八卦纳甲以验金丹火候之进退也。上文所谓一阳之复在一日为亥子,在一岁为冬至,在一月即为晦朔。欲知一月小周天火候,当取先天八卦纳甲细参之。晦朔之交,日月合符。乾坤未剖,元黄未分。阳光为阴魄所包,隐藏不见。此吾身归根复命时也。交会既毕,月与日渐渐相离,魄中生魂。至初三日,庚方之上始露微光。震卦纳庚,进而得一阳,此元性初现而铅鼎温温矣。故曰:“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至初八日,阳魂渐长,阴魄渐消,魄中魂半,昏见南方,是为上弦。兑卦纳丁,进而得二阳,此时元性又少现而光透帘帏矣。故曰:“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至十五日,日月对望,阴魄全消,阳魂盛长,其光圆满,昏见东方,干纳六甲,进而为纯阳,此时元性透露而鼎中一点灵光昼夜长明矣。故曰:“十五干体就,盛满甲东方”。然此月魄必与日魂合而成其明,实应蟾蜍兔魄两象。蟾蜍以象太阳之精,兔魄以象太阴之光。盖蟾蜍潜伏水底,瞻视非常,时时嘘吸太阳金精入于腹中。喻日魂施精于月,自外而吸入也。凡世间之兔皆雌而无雄,遥望月中玉兔即感而有孕,及其产也,又从口吐而生。喻月魄受日之光,自内而吐出也。离己日光,本来主施。坎戊月精,本来主化。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所以从下弦至朔旦,月出于西方酉位,全体吸取太阳精炁。从上弦到望日,月盈于东方卯位,乃全体发露太阳光明。故曰:“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其所以取象蟾蜍与兔魄者,于蟾蜍正取其瞻视,于兔正取其能吐而生也。盖月光之圆缺,全在视日光以为进退。一阴生于巽,其光渐敛渐退以至于晦,是为造化入机。一阳生于震,其光渐舒渐进以至于望,是为造化出机。晦朔之交,日光吸入月魄中,相吞相啖,感而成孕。直待三日出庚,其光吞而复吐,自西转东,自庚转甲,至望日而光明圆满矣。故曰:“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十五既望,阳极于上,盈不可久,息者不得不消,升者不得不降,阳火转为阴符。故曰:“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以后,阳反为宾,阴反为主。阳魂转受统摄于阴魄,魂中生魄。晨见辛方,巽卦纳辛,退而为一阴,此性归于命之始也。故曰:“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至二十三日,阴魄渐长,阳魂渐消,魂中魄半,是谓下弦。晨见丙方,艮卦纳丙,退而为二阴,此性归于命之半也。故曰:“艮直于西南,下弦二十三”。至三十日,艮之一阳自东北丧在乙方坤地,有东北丧朋之象。一点阳魂全体敛入阴魄中,是为性返为命而元阳复归于混沌矣。故曰:“坤乙三十日,阳路丧其朋”。然阳无剥尽之理,卦节既尽,消者不得不息,降者不得不升,剥之终即复之始,晦之终即朔之始。震之一阳继体于干父者,还复兆基于坤母。庚方之上依然吐而生明。故曰:“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藏。八卦布列曜(yào),运移不失中。

此节结言纳甲之始终也。八卦纳甲原本先天圆图最为元奥。坎以中男纳戊,阴中包阳,月之体也。离以中女纳己,阳中包阴,日之体也。震长男,巽长女纳庚与辛。艮少男兑少女纳丙与丁。其间一阴一阳各各相匹。干父独纳甲壬,坤母独纳乙癸。原始要终,首尾关键,包括六子在内。故曰:“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六子为少阴少阳,少阳数七,少阴数八,共得十五数。乾坤为老阴老阳,老阳数九,老阴数六,亦得十五数。恰应上下两弦,合成月圆之象。故曰:“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二少二老应乎两弦之气,互为消长,所以自朔讫望,阳长而阴自消。自望讫晦,阴长而阳亦消。当其晦也,阳气消索若灭若没,几无余矣。孰知一点元精深藏洞虚之中,终而复始,循环无端。故曰:“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藏”。八卦环布,日月合璧而生明。三阳三阴互为消长,似乎独无坎离爻位,不知周流六虚升降上下,莫非坎离中炁运移其间。此日月为易,所以统乎天心,而为三阴三阳进退之准则也。故曰:“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


元精妙难睹,推度效符征。居则观其象,准拟(ni)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

此节言一动一静之候应乎天符也。卦爻有动有静,金丹之火候亦然。其时候未到,则当虚以待之。盖坎离会合,中间自有一点元精,即是先天真种。所谓杳兮冥兮,其中有精者也。此物至灵至妙,不可观闻,难以臆度,惟推纳甲消长之度以为天符进退之征验而已。故曰:“元精妙难睹,推度效符征”。天符进退本无其形,虚无罔象之中若存若亡。但当虚心体验,拟诸其形容而谨候其消息。故曰:“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其时候将到又当动以应之。盖晦朔中间,阳欲生而未离乎阴,机已动而未离乎静。从静定中候视须加十分谨密。如历家立表以测日冕,术家占候以定吉凶,不可一毫差错。故曰:“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此言将动之时也。及乎枢机一发,天人交应,便当加采取之功。若朝廷之大号以时而发,造化之节令及时而布,不得一刻迟误。故曰:“发号顺【(原文有误,“顺”为“施”字第二十四页)】节令,勿失爻动时”。时即《阴符经》食其时之时。盖指晦朔中间活子时也。若冬至一阳初动则又属正子时矣。

上观河图文,下察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

此节言一动一静之理贯乎三才也。上干下坤,结括终始。乃上天下地之位也。坎离之中炁运移其中,乃中间人位也。即此已全具三才法象。即此一动一静之理便通彻天地,包括河洛。河图文即指龙图而言,河图之数五十有五,循环无端。圆以象天之动。上观河图文即仰以观于天文也。地形流即指洛书而言,洛书之位四正四隅,统于中五,方以象地之静。下察地形流即俯以察于地理也。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中间是为人心,即邵子所谓“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之至妙至妙者也”。盖此心非动非静而又能动能静,参天两地为造化之枢机。故曰:“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动以应天,阴阳有进退必循乎卦爻之节。故曰:“动则循卦节”。此即系辞传所谓,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也。亦即上文发号顺时之意。静以应地,刚柔有表里不越乎卦爻之辞。故曰:“静则因彖辞”。此即系辞传所谓,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也。亦即上文准拟形容之意。静极而动,真阳动于九天之上,是谓干元用九而元神升乎干鼎矣。动极复静,真阴潜于九地之下,是谓坤元用六而元炁归乎坤炉矣。元神为性,元炁为命。性成命立,天心端拱于中极。百节万神无不辐凑皈命。岂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乎。首章云“乾坤者,易之门户”次章云“天地设位”。此中首揭露“乾坤德洞虚”,中言“乾坤括始终”,终之曰“乾坤用施行”。可见彻始彻终只是乾坤为体,则门户之说益了然矣。首章云“坎离匡廓,运毂正轴”。次章云“坎离者,乾坤二用”。此章先言“日月炁双明”,继言“运移不失中”,末乃揭出“二用”。可见彻始彻终只是坎离为用,则匡廓之意益洞然矣。抱一子曰:“蟾蜍乃金炁之精,故视卦节而渐旺。玉兔乃卯木之魄,故望太阳而吐光”。
此章极其奥衍。纳甲妙义从古河图并先天圆图中来,不特为全部参同契大关键,亦即羲易之精髓也。中间蟾蜍兔魄两象尤称奇险绝世。魏公于此几欲呕出心肝,今而后注者与作者可相视而笑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