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养生

搜索
查看: 1200|回复: 0

无我无执如空门二十四(一)

[复制链接]

794

主题

875

帖子

383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36
发表于 2023-12-20 08:2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十三讲“一尽法界无遗门”,主要讲的是系缘法界的用心方法和法界的圆满见地。也就是说当修行人的痴爱之心、贪爱之心生起时,要用系缘法界这样的正观,当下灭除自己的贪爱,从痴爱之中解脱出来。接下来的第二十四讲,题目是“无我无执如空门”。问曰:“世间人种种举问,云何不得道?”世间之人到处求法、学法,为什么不能够得道呢?答曰:“由见己故,不得道。若能不见己,即得道。己者,我也。回答说,由于见己。因为世人有我见。“见己”就是有我。佛法讲破二执、离二障,就是破除我执和法执,离烦恼障和所知障,我执对的是烦恼障,法执对的是所知障,这是佛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很多人学了佛法的道理以后,把这些道理、知见据为己有,用来强化和美化他的自我,把他的一点点体会夸大,觉得他的这点感觉就跟经典一样,所谓的六经注我,但他这个我是凡夫之我。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以凡解圣的观点。这两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有人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学习《六祖坛经》的体悟,他讲什么是一行三昧呢?他说:“我体会过这个一行三昧,我打篮球的时候,外边的各种声音,不管是掌声、喝彩声,还是周围的观众怎么样,我都没有任何感觉,我就一心一意在打篮球,我似乎听不到周围的一切声音,我这就是一行三昧。”实际上这个是世间定,当然跟《坛经》或者《文殊说般若经》里面讲到的一行三昧完全是两码事。但他就会这样去讲,而且还有很多粉丝点赞他学得好,境界高,这样实际上就是误导了他人。这样的人急于表达、显示自己好像悟到了某些东西,但是这是以凡夫的经验来解释圣人的境界。

其实佛经、禅宗典籍如《文殊说般若经》《坛经》里面讲的一行三昧,它是圣人之行、圣心之行,并不是世间的某种感受。以凡解圣的人会误导人,让人觉得佛经很浅,应该说坏处非常的大,而且也把自己更深体悟的路挡住了,因为他觉得佛法就是这样了。这样的人其实很多,从长远来看,他自己是得不到佛法真实智慧的,反而是一种愚痴。当然,也有可能他后面会反思,觉得不对,会再继续深入下去,就看个人的根性了,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总的来说,要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感觉去理解佛法。当然一开始这个也是很好的一个途径,问题是不能把它绝对化,否则就会陷在里面,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觉受里了。“由见己故,不得道”,那种我慢心,急于表现、很自恋的心,障碍修行。“世间人种种举问”,就像现在很多人到处跑道场求法、东南西北到处找善知识学习,但是学了以后,为什么没有真正地得道呢?原因在于他的我执、我见太重。“由见己故”,所以不得道。其实种种的法都是让人破除我执、法执的,但反而你把这个我强化了,这就不是道用,而是一个误用。由于你见己,所以你就不能得道。

“若能不见己,即得道。”如果能够破除我执,消除我见,那这样的人就能够得道。这样的人,他听闻佛法就能够真正地得到法喜和法的利益。“己者,我也”,这个“己”就是我、我执。只有破除我,你这个道心才会显示。实际上最难得的就是这种谦下、平和、清零的无我之心。慈悲、谦下、柔和,也就是清净、无欲、无求。这个无求,不是那种消极、逃避,而是说修行人不要随着风浪转,不要被外在的景象迷惑,心要安住下来,安住在我们无始无终的清净本源。如果这样修行的话,周围的环境会好,遇到的平和清净的人也会越多,因为心、境不二。从这样的清净心中,起回向心,如修四无量心回向,或者念佛、观想、诵经回向。这样的修行人,具有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的力量,因为心的本性具备这样的力量,这样的心契合于法性。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真正的修行人契合了这个心性(法性)的频道,与众生心感通,确实会对周围的环境、人事有着潜移默化的净化、提升作用。一个修行人其实不能有太多的事业心,不能总想着要轰轰烈烈成就一番大事业,要有多少信众,要怎么样兴风作浪、折腾来折腾去,因为这些最终都是有为法的一种执着,而且往往障碍会非常得多。

至人所以逢苦不忧,遇乐不喜者,由不见己故。所以不苦乐者,由亡己故。逢苦不忧、遇乐不喜,就是“二入四行”里的报怨行。为什么能够逢苦不忧、遇乐不喜呢?其实所有的人生境遇,都应该拉开从三世来看待。达摩祖师的这篇《四行论》语录,就教给了修行人一个很圆融、很详细的圆教的见地,教给了修行人一个真正的、禅宗的用心方法(破除种种执着的方法),包括人生应有的态度。一个修行人应该怎么样来度过自己的一生呢?在碰到种种的兴衰、顺逆、苦乐的境遇时,应该以如何的心来对待呢?“不见己”的心,契合于法性的平等之心,所以才有报怨行,才有随缘行,才有无所求行,才有称法行。“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一切众生都有真如佛性,都平等,这个时候才能够不去对立,不去对抗,不去做人我高下的比较;这个时候才能由真正的智慧心产生出平等、慈悲、柔和、包容的清净行持;这个时候才有智慧善巧、利人利己的一生。得道人“逢苦不忧,遇乐不喜”之心,是真正的平等心、平常心,但并不是平凡心、平庸心、凡夫心。凡夫之心,高兴的时候要跳起来,不高兴的时候恨不得把地球都砸烂,最不高兴的时候甚或把自己都杀了。自杀,实际上是针对自己的一种暴力,也是一种杀生。这样的凡夫心和圣人的平常心,当然是两回事。平常心的平是平等之义,常是常恒之义,常恒即是如如不动。修行人的心要时时地契合于真如,这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样的得道人,也才是真正的“平常人”。“至人”,真正得道之人,逢苦不忧,遇乐不喜。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他的秘诀、窍诀在哪里呢?在于他无我。因为“含生同一真性”,众生都平等,都有佛性。圣人的无我之心,知道一辈子碰到这个那个,其实上就是一种状态。碰到不顺的事,那是往世的恶业成熟,恶业成熟就有苦果,犹如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恶业成熟,受了果报,这个业就消掉了,就over了。很顺的时候,“遇乐不喜”,因为顺的事也就是过去的善业成熟而得到的善报。修行人知道善业、恶业都一样,都是生灭法,就像天上的云变来变去。

但是,我们凡夫迷惑于外相。天上的云如果变成一条龙,我们就觉得是吉兆、瑞相,如果变成很恐怖的一个恶兽,那就会觉得是凶兆,是恐惧之相,就会很害怕,这些都是执着于外相的表现。其实人的生命,乃至自然界中一切众生的生命,都是一种状态,他没有主体,都是幻化。就像

天上的云一样来来去去,一会儿变成这样、一会儿变成那样,就如海市蜃楼般虚幻。我们人的这样一个身心,就是一种连续的状态的变化。得道之人逢苦不忧,遇乐不喜,“由不见己故”,因为他无我。他知道身心世界都是连续不变的、状态的演变,并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主体。这个我执是最难解决的,因为人的我执很重,会体现在许多方面,最根本的是身体、寿命、思想,其次是家庭、人际关系、单位、财产等等。比如以人类为中心、以地球为中心就是一种执着,以地球、人类为中心的话,我们就会疑惑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其实按照佛教的宇宙观来讲,那外星人多得很。三界六道、无量世界的众生很多很多,这很正常。或者我们会觉得,这个时代将来会更好,会有时代进步的一种感觉,或者执着人类目的论,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人类构想的一种次序和次第。它有个人的执着和人类共同的执着。破除我执,就相当于一块冰融化后变成了大海水,那就得到了绝对的自由,因为冰本来就是水。所以,你说破除我执以后还有什么呢?破除我执即无我,还有什么“自我”呢?至人之所以逢苦不忧,遇乐不喜者,正是由于他不见己,他没有我。“所以不苦乐者,由亡己故。”没有苦乐,是因为他亡己、不见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